首页 > 相关消息 > 相关消息 > ▷ 素食者小心踩雷!8种可能不是全素的食物
素食者小心踩雷!8种可能不是全素的食物

「Veganism 全蔬食主义」不仅有好莱坞名人加持,也是近3年引领全球餐饮业的主势力,更是吸引各国人民乐於尝试的生活风格。市调公司GlobalData发现,美国全蔬食消费者於2014~2017年间从1%成长至6%;数据分析公司Nielsen则指出,葡萄牙10年来该消费群自1万5千增加至6万;英国「全蔬1月」(Veganuary,在1月份进行全蔬食)的活动人数从2014年的1千5百人扩大至2018年的5万2千人。尽管力行全蔬食成了全球运动,大多数人还是不易辨识出躲在细节里的魔鬼。今天,就来认清9种令人意外的「非全蔬」饮料及食物,帮助你把实践的脚步踩得更稳吧!
1. 啤酒
尤其英国啤酒,通常会利用鱼膘的鱼胶过滤,当作去除混浊体的澄清剂;其他替代品如吉利丁或酪蛋白也是动物性产物。德国和比利时啤酒因「纯净法」之食品管制条例,酿制的商品仅含水、谷类、啤酒花、及酵菌;大品牌如健力士、嘉士伯、时代、海尼根都被列为合格的「全素啤酒」。
2.葡萄酒
传统的制酒过程会使用骨髓、牛奶蛋白质、甲壳动物的贝壳及吉利丁,作为去浊存清的过滤媒介,故有可能含残留物。不过,现在市面上已有酿酒厂改用活性碳和火山膨土(bentonite)推出「全素葡萄酒」(vegan wines);事前了解酒庄的酿法是选购指南第一步。
3.伍斯特酱(Worcestershire sauce)
伍斯特酱又俗称英国乌醋,酸咸中带微辣。英国品牌Lea & Perrins 生产的酱汁具有广为人爱的鲜味(umami),但极少人注意到那是提炼自发酵的鯷鱼。你惊讶了吗?
4. 人造奶油、脂肪抹酱
普遍认为人造奶油是全植商品,可替代动物性奶油。然而事实是,架上的商品大多由各种动物性或植物性油脂制成,掺有低脂奶或奶粉、盐巴、乳化剂,容易残留乳清及乳蛋白。有兴趣购买全植奶油的人,可参考Your Daily Vegan提供的美、英全植奶油品牌清单。
5. 贝果
许多面包、贝果、甜甜圈及披萨饼皮都含有L-半胱胺酸(L-cysteine),此胺基酸大多衍生自鸭、猪的毛发,可加速工厂的大量生产及增进商品的口感。尽管有人造或衍生自微生物的替代品,却因成本较高而尚未普及。
英国「全蔬食协会」(The Vegan Society)公布L-半胱胺酸的编号是E920,而欧盟及欧洲自由贸易协会(EFTA)许可的食品添加物当中,可能源自动物的成分则有:胭脂红素(E120)、硫酸氢钠(E322)、甘油(E422)、单及双甘油酯(E471)、可食性骨磷酸(E542)、次黄嘌呤核苷磷酸二钠(E631)、蜂蜡(E901)及虫胶(E904)。
【食力小提醒:并非所有面包产品都有添加L-半胱胺酸,购买前可以确认产品标示,或询问贩售店家】
6. 营养强化橘子汁
果汁看似是完美无瑕的全蔬食早餐饮料,可是若用铝箔纸盒包装,不妨重新看仔细。有些「强化型」果汁—以添加成分强化维生素含量的商品,掺有源自羊毛脂的维生素D3。若贩售的果汁强调含有omega-3脂肪酸,「非全素」的可能性更高,因为所含的omega-3脂肪酸通常来自鱼油和鯷鱼明胶,消费时应看仔细。
7. 无花果
无花果一般需要黄蜂帮忙授粉,有时母黄蜂在果实中产卵后无法逃出,而被无花果树分泌的酵素分解为蛋白质,成为果肉的一部份。英国生产的无花果,虽然仍需黄蜂协助授粉,但已经不是适合孵卵的改良品种,大幅降低上述的可能。尽管如此,建议严格的全蔬食主义者还是避免食用为佳。
8. 红色糖果
你或许认为天然的尚好,但红色糖果的色彩到底来自何处?食品界称之「胭脂红素」(carmine)的红色色素,一般由敲碎的胭脂虫(cochineal)和碳酸钠煮沸制成。此外,粉红色的柠檬汽水和葡萄柚汁也容易含有此色素,应多留意上述英文字。
实践生活主张应当自由自在,关键在於「尽可能」做足功课、仔细查看或动手DIY,才能轻松持久。标示法规还在追赶全蔬食运动的消费需求,吃到「非全植物性」的食品在所难免,每个人都能随著新知,一再更新自己划下的标准界线和采买选项。不是吗?